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财政经济系,2014年商学院从原经济管理学院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在学校陕公精神、“老延大”和西北民大优良传统的滋养下,以“明道 尊法 循势 优术”为院训,突出“法商融合、法管结合”培养特色,全院教职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连续多年获得全校目标考核责任优秀单位。
学院拥有一支勤勉奋发、学养深厚的优秀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6人,其中教授(正高)13人,副教授(副高)26人,高级职称占比约为45%;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3人;博士及在读博士44人,博士后14人。教师中有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陕西省教指委委员2名,15名教师担任省级学会常务理事以上学术领导职务。教师获得多项校级以上人才荣誉称号,其中有陕西省“科技新星”4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1人,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杰出青年人才1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校“长安学者”4人、“长安青年学者”2人、“长安青年学术骨干”7人。近五年,教师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纵向科研课题和教改课题300余项,获得10余项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25年3月,学院有在校学生1700余人,其中本科生11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600人。在研究生培养层面,学院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形成“7+2”学科专业体系,分别是行政管理、教育政策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审计学、数字治理、应急管理7个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以及审计(Maud)、公共管理(MPA)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在本科培养层面,学院形成了“4个一流专业+1个新设专业”的专业布局;其中,电子商务及法律、财务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获评2022“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第一名,层次为A+;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跨境电子商务为新设专业,于2023年获批并开始招生。
学院的办学硬件条件齐备,拥有经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室(省级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电商直播虚拟仿真实训室、计算机实验室、大数据财务审计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室,与60多家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带教”特色育人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多数毕业生进入大型国企央企、政府机关及外资企业等工作,不少已成为业内的精英和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青睐和好评,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声誉。
专业简介:
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具备管理学、信息科学和法 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电子商务理论、实务运营规则及相 关法律法规,熟悉电子商务规制与管理、电子商务运营与网 站建设、网络营销与舆情治理、网络群体及客户关系特征, 能够在国家机关及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及电子政务 统筹规划、网络交易监督与管理、运营策划及法律顾问的复 合型高素质人才。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陕西省一流专业,连续多年软科中国专业评价为“A+”级别、专业排名为全国第一。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及法律概论、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供应链与企业信息化管理、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网络调查与数据整合分析、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管理统计学、管理运筹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网络营销与舆情治理、跨境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移动商务基础、网络与信息安全、金融学、财政与税收、民法学概论、电子商务合同法、电子商务纠纷解决、网络法学、国际贸易法、法商管理学、中国与中亚商事法律比较等。
财务管理专业
本专业立足我校法学学科特色和优势,秉承“法管融合”的办学理念,紧跟数字化时代发展趋势,将CPA(注册会计师)课程体系深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在“财管+CPA+法学”的教学课程体系中融入大数据与智能财务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技术,着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精通法律知识,掌握财务管理技能、CPA知识体系,具备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智能化工具应用技能,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审计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本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运筹学、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纳税筹划、审计学原理、高级财务会计、大数据与智能财务、CPA经济法、证券法理论与实务、财税法学、金融法学等。
审计学专业
本专业立足我校法学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审法结合”的办学理念下,把ACCA、CPA等课程体系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管理学+审计+法学”的教学培养体系中,着力培养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优良,既系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精通审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又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技能,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从事审计、会计、决策咨询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本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管理统计学、财务管理、会计 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税法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学原理、内部审计学、大数据审计、审计信息化、政府审计学、经济责任审计、CPA审计、审计法律法规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本专业适应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化时代背景,紧扣“四新”建设需求,坚持立德树人、法管兼修、人文底蕴和数字素养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宽基础、厚知识、精技能、善比赛、爱创新、勤实践”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学校法学优势资源,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和职业能力,形成了“法管融合”的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熟悉法律学科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力,能够在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本专业设立于2002年,2021年获批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管理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组织行为理论与实务、组织与工作设计、劳动关系与劳动法、人力资源与大数据、民法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律与实务、社会保障法学、人员素质测评、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劳动经济学、管理运筹学、领导学等。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
本专业依托学校法学优势资源,以“护航中国品牌出海”为使命,首创“法律合规为核、数字技术为翼”的交叉培养体系,深度融合“法律攻防+数智技术+国际商务”三大维度,培养“既懂国际规则又擅技术工具”,具有现代商务视野与国际经济视角,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跨境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熟悉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掌握信息科学技术方法,具备良好的跨境电子商务实际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国际贸易企业、政府部门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或从事法务与合规、风险控制、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跨境电商涉外法务人才。
学制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及法律概论、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跨境电商法律纠纷解决、合同法理论与实务、知识产权法学概论、财税法学、公司法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学、跨境电子商务概论、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跨境支付与结算、跨境电商物流管理、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商营销管理、跨境电商数据分析与应用、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国际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分析(双语)、国际商务谈判、Python程序设计基础、消费者行为学、跨境电商选品管理、跨境电商风险管理、跨境电商前沿与案例、跨境电商财税、跨文化管理、跨境电商客户关系管理、跨境电商文案与策划等。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