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网站!

  1. 首页
  2. 招生就业
  3.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招生就业

学长学姐聊专业|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管理学院)审计学专业学习指南

  • 来源:商学院
  • 发布者:商学院01
  • 浏览量: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我是商学院(管理学院)2021级审计学专业的学生王哲琳。站在大学四年的终点回望,选择西北政法大学审计学专业是我人生中一次充满挑战却无比正确的决定。依托本校雄厚的法学背景,审计学专业本着“精通审计、通晓法律”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卓越审计人才。经过四个学年的学习与思考,我不仅学会了用数字解读企业的“健康密码”,更深刻理解了法律如何为经济秩序筑起防线。今天,我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带你们走进审计学专业,同时分享我的学习经验和成长感悟。

一、专业选择考量:兴趣、前景与学科优势的交汇

1.兴趣驱动。很多人问我为何选择审计学,答案或许藏在童年时期对“侦探游戏”的痴迷中。小时候,我喜欢通过零散的线索拼凑真相,这种对逻辑推理的热爱延续到了高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案例——审计师如何通过订单数据、现金流与库存的比对,揭穿企业精心编织的谎言。这种“数字侦探”的工作瞬间击中了我:审计不仅是冰冷的数字游戏,更是捍卫市场公平的正义事业。进入大学后,我在《审计案例分析》课上接触到更多真实案例:某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虚增利润,审计师如何抽丝剥茧发现异常;某国企负责人挪用公款,司法会计如何从账目细节锁定证据……这些真实的“经济谜题”,让我对专业的热情愈发坚定。

2.就业前景。无论是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政府财政资金监管,还是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审计都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企业合规要求升级,“懂财务、通法律、会技术”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更受青睐。我曾在某律所非诉团队实习,团队中既有精通《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法学生,也有擅长大数据风险模型的审计师,这种跨界协作已成为行业常态。

3.学科优势。一是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西北政法大学审计学专业从教学设计和实务训练中全面推动学生参与ACCA、CPA等执业考试,培养系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精通审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从事审计、会计、决策咨询工作,熟练运用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二是独具特色的法商融合培养体系。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审+法”思考模式,举办各类法商比赛。比如,在立格联盟法商案例比赛中,我曾带领小组深度解构全球芯片供应链危机下,我国某车企面临的法规制裁、法规合规问题,探讨法律风险管理和商业策略转变的结合模式。从分析商业模式,到研究法律风险,这种穿梭于法律条文与商科管理的双重论证过程,正是西法大审计学专业赋予我们的独特思维范式。三是注重实践培养。学校除开设各种核心课程外,还开设各类实践课程和举办专业比赛,如财务管理实验课、会计实验课、沙盘模拟比赛等等,在夯实大家理论基础的同时,丰富大家的实践经验。

二、专业课程体系

审计学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管理统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税法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学原理、内部审计学、大数据审计、政府审计学、经济责任审计、CPA审计、审计法律法规等。在这里我主要介绍以下三门核心课程:

《审计学原理》:这是审计人的“第一课”。掌握审计的“基本动作”——如何制定审计计划、抽取样本、执行程序、形成底稿。老师曾用一个经典案例教学:某农企通过虚增生物资产(如苗木)夸大资产规模,我们需设计盘点程序,甚至学习农业专家评估苗木生长状态的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通过学习,你将全面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为财务审计的学习奠定基础。

《财务审计》:这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带我们剖析企业财务舞弊的全过程,通过比对客户订单、物流单据和银行流水,发现某月销售收入激增但物流费用未同步增长,最终“查出”企业虚构销售的舞弊行为。

三、学习成长指南

1.学习方法。一是框架式学习。审计知识体系庞大,我习惯用思维导图建立知识树。例如,学习《财务审计》时,我会以“审计目标”为根节点,向下延伸“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等分支,每个分支再关联具体方法和案例。二是实战演练。一是多参加校外实习。可以通过企业端(如互联网科技公司数据合规岗)、中介机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法证审计组)、监管机构(审计署政策跟踪审计项目)三个方面丰富个人实习经历。二是专业导向式参赛。结合研究生的发展方向,有侧重的选择专业相关的比赛,我个人选择的是“审计+法学”的法商发展方向,那么我选择在本科阶段频繁参加商科比赛的同时,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法学论文比赛、法商案例分析比赛、法学辩论赛等有法学侧重或者法商结合的比赛。三是向外寻求链接。除了以校内比赛为出发点,拓宽个人的比赛科研经历外,还应该积极与校外建立链接,特别是关注个人目标院校或目标专业举办的竞赛,并结合个人发展有选择性地参加。

2.时间管理。我将大学四年分解为不同阶段, 即大一阶段主要是夯实基础(会计、经济法)+考取初级会计职称;大二阶段是参加审计竞赛(如全国高校审计精英挑战赛)+事务所见习;大三阶段主要是参与科研项目;大四阶段为求职冲刺/考研/保研。

3.技能培养。一是数据分析。除了EXCEL(强烈推荐掌握Power Query和VBA),建议学习Python(Pandas库处理数据)、SQL(数据库查询)。二是法律检索。熟练使用“北大法宝”“威科先行”等法律数据库,能够快速定位法规条文和司法判例。

四、结语

对新同学的鼓励与期待。审计学是一条需要耐得住寂寞的道路——你可能要面对成堆的凭证、复杂的法规和加班的深夜,但当你用一份审计报告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或通过司法会计鉴定让经济犯罪无所遁形时,那种用专业守护公平的成就感,会告诉你一切值得。希望你们在这里找到“数字理性”与“法律信仰”的平衡点。

对专业的展望。随着AI审计机器人、区块链溯源技术的普及,传统重复性工作将被逐步替代,但这恰恰释放了审计人更核心的价值,风险预判能力、商业洞察力与法律解释力。未来,审计人可能像“企业医生”一样,提供从合规诊断到战略优化的全链条服务,西北政法大学“审法融合”的培养模式,正为我们锚定这一未来。